人生三大事:結婚、生子、買房買車。
by 網路謠言
新手買房如何在有限資金內避免踩雷買到好屋,來看有哪些看屋技巧注意事項吧!
文章目錄(點名稱快速前往)
買房動機
想到買房,第一個想法一定是:哇!好貴 $
沒錯,芬尼當初也是這樣的想法~要進入買房階段,不外乎是自己手頭上充裕、或家人可以資助、碰巧沒有結婚規劃,可以考慮將閒錢置產「投資」;又或者是剛好進入到人生下一個階段,有結婚、生子需求,就可能會因為世俗的眼光、道德的綁架、家人的要求等原因,必須得買房「自住」。不過投資和自住目的不同,看房角度不一樣、考量的面相當然也會有相當大的差異。要踏入看房領域前,一定一定要想清楚你的買房目的,到底要自住還是要投資,千萬不要邊看遍想會很心累的~
平常有在看35線上賞屋的朋友可能會說,主持人TED很常講:不管自住或是投資,都是投資。(芬尼是忠實觀眾)
這句話我覺得也沒錯,如果買房自住,未來也會有換屋的可能性,當你要轉手做買賣、產生價差了,那都算是一種投資風險。只是剛好身邊的朋友大多都是小資族、首購族、或是北漂族,對於他們來說,在雙北買房有可能是遙不可及的“夢想”, 可運用的每一塊資金都是血汗錢,不論投資或自住,都要小心謹慎、把功課做好做滿,若真要以投資為目的,建議把經濟、地區發展性、保值性等等議題刻在腦中、並當作最高指標去過濾建案,因為當你是想要自住時,首先蹦出在腦海中考慮的點,通常不會是這幾點哈哈(應該會是離自己的公司遠近、小孩未來的學區、周邊是否有綠地、整體大眾交通發展如何…etc)
好的那廢話不多說,芬尼來跟大家不專業分享下自己的新手買房心得、以及看屋小技巧和注意事項!
買房需求
每個人買房的需求不一樣,有些人中意新大樓、有些喜歡超低公設的公寓、或是豪氣買下一棟透天。不管你今天有什麼樣的需求,重點是你一定要很清楚你的需求有哪些
建議大家可以條列式的寫下來屬於自己的
- 絕對(剛性)需要
- 搭配參考要素
絕對(剛性)需要,比方來說一間房子你第一眼會看得是什麼?對我來說,採光絕對是第一名。沒有採光、或是採光不佳的房子,絕對不會納入我的眼中,因為採光來自建築坐向和窗戶大小,這些是後天你再有錢都無法透過任何方式改變的因素;第二點是周邊安全性,因為我天生膽小、加上住慣了燈火通明的台北市,要活在尚未開發完成的重劃區、或是偏市區邊角的暗暗小社區根本要了我的命;第三點是建商是何方神聖,雖然我不土生但是土長在台灣台北市,對於地震可是敬畏十分,一地震我真的是直接原地彈起往外跑,所以建商的品牌、品質、信任是非常的重要。
搭配要素的話,除了剛性需求外的考量有哪些?舉例來說,
“風水” 一定要帝王位坐南朝北
“社區機能”– 有沒有圖書館、公園、賣場等
“梯廳比” – 就是不屑人擠人
“人口密度” – 戶數多相對管委會決定事項就會比較花時間
但即使沒有上述這些,只要房子有達到你的絕對需求、剛好是預算內,參考要素還真的是“參考”性質,多用在看了很多建案後相互比對的次要維度。
為什麼看房好像被我說得很簡單?其實不然~如果真要斤斤計較房子的每一個面向的話,我想看房的人會先累死自己然後也買不到房子哈,除了上面提到的,其實還有超~~~~~級~~~~~多~~~~~可能會影響你買房看房評量的因素,隨便上網Google一下關鍵字「首購、買房注意事項」跑出來的文章影片就多到無法想像。也就是因為可考量因素「過多」,每個人才需要好好審慎思考,到底對「自己」什麼才是重要的?
📌 推薦TED的 “你到底該買幾坪的房子” 影片中教你的測量方式、說明都很清楚,看完後也會先對自己夢想中的房子大小有個初步的概念
房屋基本常識&注意事項
芬尼列出以下幾點常常會遇到一些名詞,未來不論是看預售屋、中古屋、或是新成屋,你一定會聽到或是看到建商/代銷/仲介提到以下幾點:(點擊“+”看更多唷)
上述的功課做到一定程度,你的腦海中就會自然浮現…
- 要結婚了 → 買房?租屋?
- 買房 → 預算有多少?買哪裡?買新成屋/中古屋/老屋?
- 預算分配 → 如果5-10年屋,希望裝潢不需要額外花超5%成交價;如果30年+老屋,室內實際坪數至少>30坪,單價壓低、裝潢抓總價15-20%
- 地區 → 台北市?新北市?
- 不斷地看房子 看房子 看房子
在看房過程中一定會出現很累、很懶的時後,請堅持下去,並將去過看過的建案都做個簡單紀錄,可以幫助你更有效率地比較不同物件的優劣:



以上是芬尼做了一年多的功課後的腦袋瓜分享。祝福各位早日成為有房一族❤
喜歡我寫的文章的話,歡迎大家分享留言或按讚噢,感謝大家的支持 ❤
If you like my articles and consider useful, please like it or feel free to share it! Thank you